皮帶機噴霧抑塵設備詳細介紹:為適應現代化礦井的發展需要,皮帶運輸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皮帶的運輸能力和運輸速度都得到了提高,由于提高產量皮帶機巷的進風量也隨著增大,這些因素都增加了皮帶機巷的煤塵產量。煤塵是煤礦生產的五大自然災害之一,礦工若長期在煤塵標的環境下工作,極易患上呼吸疾病,給職工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因此,煤塵的防治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防治工作。
于是就有人想出了在皮帶機巷完善轉載噴霧,機巷中間防塵水幕等防塵措施,但這些防塵措施都是閘閥式開啟供水防塵機構,需要人工現場工作,這無疑增加了工人工作量,也不符合一些特殊的生產車間要求。
通過對皮帶機巷煤塵產生的機理分析,結合煤礦現有的防塵設施及技術,提出了采用自動噴霧降塵裝置在皮帶機巷應用的防塵技術。因此,杭州“霧王”利用皮帶和皮帶上的煤炭之間有高度差信號,研究出了噴霧抑塵設備,它能利用這個高度差及時打開防塵水幕,轉載點噴霧對皮帶運轉產生的煤塵進行降塵,皮帶停機或皮帶上無煤后,高度差信號消失,自動噴霧降塵裝置會延時停止噴霧降塵。
具體工作原理如下:當水霧顆粒與塵埃顆粒大小相近時,吸附、過濾、凝結的幾率大。以及研究粉塵散發問題的流體力學作為理論基礎,“霧王”研發出了壓微霧抑塵系統。高壓微霧抑塵裝置系統將水直接加壓(80~150kg/cm3)能夠產生直徑為1~10μm的水霧顆粒,對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特別是直徑在5~10μm可吸入粉塵顆粒進行吸附而聚結成團,受重力作用而沉降,從而達到抑塵作用。
應用“霧王”自動噴霧降塵裝置后,皮帶機巷煤塵可得到及時降低,凈化了空氣,為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少了職業病的發生。它還為下一個風點提供了清新的空氣,受益整個工廠車間。除此之外,在使用一段時間“霧王”皮帶機噴霧抑塵設備后,車間內煤塵堆積標現象明顯好轉,不需要像往前一樣頻繁清洗皮帶機巷,也不用像原來一樣安排固定工人。皮帶也不再因為積水而造成灑煤,跑偏打滑現象減少,確保了皮帶的運作,減輕了職工的清理工作量,保持了機巷內的文明生產環境。
高壓微霧抑塵初創理論是基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與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的一項共同研究,其主要內容為:水霧顆粒與塵埃顆粒大小相近時,吸附、過濾、凝結的幾率大。以及研究粉塵散發問題的流體力學作為理論基礎,研發出壓微霧抑塵系統。
高壓微霧抑塵裝置系統將水直接加壓(80~150kg/cm3)能夠產生直徑為1~10μm的水霧顆粒,對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特別是直徑在5~10μm可吸入粉塵顆粒進行吸附而聚結成團,受重力作用而沉降,從而達到抑塵作用。
高壓噴霧降塵設備主機連接紅外線實現自動噴霧功能:在噴霧地點的兩側巷道內均安裝紅外線傳感器,形成兩道紅外檢測線,在無人員經過時,將持續噴霧或階段性噴霧(設定為階段性噴霧時,可手動來設定進行噴霧作業的時間段以及單次噴霧作業所持續的時間),當有人員經過時,可自動停止噴霧工作,人員經過一段時間后(可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再次開始噴霧作業。同時設有手動控制按鈕,不需噴霧作業時,可*斷掉噴霧裝置電源。
當水滴顆粒直徑大于粉塵顆粒時,粉塵僅跟隨水滴周圍的氣流運動,水滴和粉塵顆粒接觸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達不到抑塵的作用。如果霧珠顆粒和粉塵顆粒大小相接近,水的表面張力就會降低,容易使粉塵顆粒和霧滴碰撞、接觸粘結在一起。隨著霧滴粒徑越來越小,凝聚的幾率就越來越大,水霧對粉塵的“過濾”作用就形成了。
壓微霧抑塵系統將水直接加壓到80~150kg/cm3,水在壓力的作用下以微霧(直徑<10μm的水霧顆粒)的形式從設備噴出。當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大小相當時,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容易聚結成團,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沉降,然后落到地面。
當有大量細小的水滴組成霧團,*覆蓋住起塵點時,就會達到非常好的抑塵效果。微霧抑塵系統利用壓把水霧化為10μm以下的水霧,在起塵點上方形成霧團*罩住起塵點,這樣在物料起塵時,粉塵*進入霧團,與水霧充分結合,并且逐漸加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地面。